进行运行效果和经济效益跟踪分析,建立节能数据库,实行数据化管理。
这么优越的光照条件,是光伏发电得以在盐城市迅速开展的重要保证。二、盐城光伏市场容量有多大?2015年有数据显示,盐城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达800多MW,其中,集中式发电装机容量700多MW,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接近70MW,居江苏省首位。
做好这几样,相信光伏业务开展起来就顺畅多了。假设居民一年用电2570度,剩下4000度全部上网。近年来,盐城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促进了节能减排,保护了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占全省50%的光伏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渔光互补,农光互补,以及企业和个人光伏电站模式,清洁能源当地消化率100%为精准扶贫拔穷根,该县大力实施光伏扶贫项目,由县政府协调县农村商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望江支行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贷款,加上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加快发展光伏产业。目前,望江县仍有贫困人口8.21万,贫困发生率为14.1%。
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8个村级电站,其中2个村级电站已实现并网发电。5月30日,在望江县高士镇毛安村周花屋片的荒坡上,专业施工队正在紧张安装一块块光伏电池板二是行业集中度迅速提高,提高了竞争力、降低了成本。
长期来看,如果需要过渡到真正的配额制,电力市场化改革可能需要走在前面。但是,不断下降的集中式光伏利用小时数又说明分布式才是光伏发展的方向。如果雾霾治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在雾霾严重地区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可能很不经济。三、国内光伏企业快速发展,引致光伏成本大规模下降。
基于2014年的情况,2015年国家能源局下发《2015年全国光伏发电年度计划新增并网规模表》(征求意见稿),把2015年度光伏发电新增规模定为15GW,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8GW、分布式光伏7GW,分布式光伏中屋顶分布式最低规模为3.15GW。由于当时行业发展主要依靠国外市场以及后来遭到双反,行业发展遭受重挫。
可以说,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尚未找到最适宜的支持模式。中国国内光伏市场有了明确的政策指导并迅速发展。中国光伏发展除了政策利好,至少还有两个行业利好:一是光伏成本持续大幅度下降,光伏组件价格已经突破4元人民币/瓦的关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现阶段严重的大气污染,特别是雾霾对光伏发电的影响较大。
中国的光伏配额制与国外通行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存在根本上的差异,其实际上是要求各省市和地区制定额外的分布式光伏补贴。因此,可以对长期规划在时间上进行细分。从2014年中国排名前五的光伏制造企业(按全年组件出货量计)的情况,可以看出:一、中国的光伏领头企业经过2012年前后的调整与重组,企业规模与营收状况有了很好的发展,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且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光伏发电与其他发电相比的优势在于工艺较为成熟,施工时间短,容易短时间内见效。
从目前的光伏装机发展来看,集中式光伏依然是投资者的首选。2014年新增集中式光伏装机超额完成42.5%的目标,而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只完成了规划的25.6%。
光伏发电收益取决于长期收益,如果从不合理的价格补贴进入,一样要进行长达20年左右的补贴,不但经济性受到影响,由此引发的发电并网与后期维护等关键环节的成本增加,将造成资源极大浪费。最后,2015年出台的分布式光伏配额制与上网电价补贴并存的模式,并不是成熟有效的机制。
二、国内企业拥有国内市场的需求,不再畸形依靠国外市场对此,光伏行业资深专家、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提醒,一些地方政府尚未理解国家光伏扶贫政策,地方政策千奇百怪,应及时说明和纠正。彭澎解释,扶贫小型光伏电站的单独建设,电站质量和后期维护是最大问题,但当光伏扶贫电站本身作为政府投资的一个项目时,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监管和解决。将扶贫款直接送到扶贫对象的手中。作为最早开展光伏产业扶贫项目的省份之一,山西省在光伏产业扶贫上已探索了近三年,扶贫模式在不断升级和创新中,将为其他各省提供有益的示范和借鉴。按照国家扶贫标准每户25KW的规模,通过该电站可满足1600户贫困农户、持续20年、总额达9600万元的资金发放,确保实现贫困对象的精准扶贫和脱贫目标。
化繁为简天镇县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东北端,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既属于国家二类光照资源地区,也位列国家级贫困县之中。引入保险公司,也是山西省光伏扶贫工作中的一个创新,能很好解决25年电站运维的问题。
山西省扶贫办副主任张建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方面,通过合作模式上的创新,充分挖掘国家给予扶贫优惠政策的价值,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另一方面,扶贫对象当年获益,也为光伏扶贫营造了积极的社会氛围,切实保障了扶贫效果。天镇县40兆瓦光伏产业扶贫电站项目,是山西省政府在扶贫领域成功摸索和经典应用,实现了精准扶贫和可持续扶贫,形成了可复制的产业扶贫新模式,也将是今年省内主推建设扶贫光伏电站重要形式之一。
以天镇县4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为例,投资总金额3.5亿元,晋能光伏与当地政府各出资10%,贷款80%建成。光伏电站质量直接关系到省内扶贫效果,山西省政府对参建企业的资质和选用的产品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周围山势延绵,却多是被当地人称为石头山的荒山,与光伏扶贫结合具有先天优势。其中,对企业的选择,质量、规模、实力、技术、都将是硬指标,产品标准也将参考领跑者技术指标。扶贫对象成股东天镇县光伏产业扶贫模式的创新,也体现在对资本引导上的创新。以天镇县为例光伏扶贫指标通过发改局协调解决;所用土地将由扶贫办协调国土部门,按扶贫电站政策解决用地指标和租用标准,由项目所在地政府组织土地流转;同时,光伏扶贫电站在山西还享有最高级别并网优先权,按月结算,确保电站尽快享有收益用于支付扶贫款;光伏电站的基本建设信贷资金只需要电站项目未来发电80%收益权即可向国家进出口银行办理贷款。
减少投资企业前期体制成本的投入,打消投资顾虑,为投资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指标、土地、并网、资金、税收、补贴支付都将获得优先解决。
待项目投产后,项目净利润50%归政府,其中每年拿出480万元用于扶贫,剩余资金用于还本付息。王斯成在接受采访时说:采取集中式光伏电站方式,商业化运营,虽然没有政府补贴,但可以享受补贴资金及时到位、贷款优惠、土地优惠、建设地点不受限制等政策倾斜,对参与建设的企业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其中,政府资金来源为县市级和扶贫基金,双方资本金注入后,向当地农发行、开发银行申请政策性贷款,享受到贷款利率基准利率下浮10%一20%的优惠政策。除山东、云南等省主动将普通电站指标全部换成扶贫指标,其他各省也将今年光伏建设的重点落到扶贫项目上。
光伏遇上扶贫始于2013年,却在2016年渐成气候。近日,《中国能源报》记者获悉,《山西省光伏扶贫工作指导意见》已获地方政府原则通过。截至记者发稿前,2016年各省光伏产业扶贫指标仍未下发,却丝毫未影响到各省对光伏产业扶贫项目的投资热情。记者了解到,与通常采用的入户式光伏扶贫模式不同,该集中定向扶贫电站建设模式,天然屏蔽了入户建设、村级电站所遭遇的各种弊病。
有行业人士预测,各级地方政府的热衷以及整个行业自上而下的关注,或将助推各省的光伏产业扶贫进入政策抢跑期。扶贫对象普遍专业素质较低,接受光伏扶贫顾虑较多。
如今,这里已被一排排光伏组件装点一新,其中一座于4月8日正式并网的40兆瓦光伏电站在向电网输送清洁电力的同时,也给当地扶贫对象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2015年晋能清洁能源并网的光伏扶贫容量已经占到山西省光伏扶贫投产容量的95%。
相当于当地政府为贫困户开发了一个20年持续领钱的项目。在各种产业扶贫的模式中,搭载新能源概念的光伏产业扶贫脱颖而出,渐成各省级政府在此次脱贫攻坚战中,最为青睐的精准脱贫方式之一。